驚魂永康江—“7.15”永康重大溢油事故應急搶險處置紀實
來源: 永康市中翼工貿有限公司發表時間:2025-02-17
張澤宏 胡武軍
永康市作家協會,永康321300,中國
永康市中翼環境污染應急治理隊,永康321300,中國
一、仙溪蒙難
2016年7月15日凌晨。寧波濱海石化有限公司陳榮才,駕駛著浙B.H6792號槽罐車裝載著18噸潤滑油,行駛在G25長深(金麗溫)高速公路上。當臨近永康收費站約1公里路段傅店村橋附近時,他忽然聽到車子不規則地異響,車身突然發出一陣震動,他下意識地一腳急剎車,槽罐車停在了路邊的應急車道上。陳榮才下車檢查,只見槽油罐底部的出油管破裂,油料嘩嘩地流淌到路上。油料沿著高速路的邊坡向路坡下的排水溝流去。排水溝連接屬地農田灌溉引水渠,渠的一端與一條小溪相接。他借著微弱的光線,俯下身查看,頓時嚇出了一身的冷汗:原來是車子的傳動軸斷成了兩截,其中一截斷軸頂破了槽油罐卸油管閥門。機油從卸油管閥門前端嘩嘩泄出。陳榮才慌了神,撥通了公司的電話,但是深更半夜,公司一時聯系不上。陳榮才急急忙忙脫下T恤衫,塞進槽罐下端的出油管口,那破口呈縱向裂縫,一件T恤衫根本就是無濟于事。他脫光了褲子衣服,把泄漏油污的管道包紮起來。但油污還是汨汨地流向路面,流向路邊的水溝。
陳榮才不知,離他車子底下不遠的橋下這條小溪叫永祥溪,又名仙溪;發源于綿亙在永康武義縉云三縣市交界的馬嶺北麓山谷,屬于錢江水系的源頭,連接富春江和錢塘江。它就像一個清純仙女的綠色長飄帶,仙氣氤氳地灣延在永祥坑的村落田野之間。永祥溪曾是III-V類水質的河流之一,經過幾年的治理,溪水清澈見底。在永祥溪兩岸的十幾個村子里,生活著數萬鄉民。溪水孕育了這些鄉民,滋潤著成千上萬畝的良田。它綿延三十余里,經傅店、西翁至翁埠附近注入李溪、武義江。與中國其他大江東去的江河流向大勢有所不同,永康地勢東高西低,永康江一路向西匯入武義江,然后九轉千洄,融入婺江、蘭江、富春江、錢塘江后奔向大東海。此時錢塘江畔的杭州城,正緊鑼密鼓地籌備著建國以來規模最大、接待規格、安保級別最高的國際會議-2016杭州G20峰會。為了開好這次會議,浙江全省、乃至周邊的上海、江蘇、安徽、江西、福建等省市,都配合浙江全力以赴抓好安全保障工作,保證G20峰會萬無一失。試想,在峰會召開之前的節骨眼上,這18噸藍汪汪的潤滑油沿武義江、蘭江而下,飄到錢塘江畔,如果驚動中央領導、參與國際會議籌備的世界各國專家,那將會產生怎樣惡劣的政治影響?G20峰會提出的中國環境生態的理念會不會被質疑?這可是比5年前發生的苯酚泄漏富春江還要嚴重的突發性災難事件啊!
浙江省曾經發生過驚動皖浙滬的環境污染災難突發事件:2011年6月4日,杭新景高速距富春江5公里處,一輛化學品槽罐車發生22噸苯酚泄漏事故。因為受當時應急預案落后技術的局限,應急救援人員采用的是沙土填埋和水洗沖刷、石灰中和等傳統方法處置。加上適逢暴雨沖刷,以致泄漏的化學品幾天后,就通過砂礫土層慢慢滲透到富春江沿岸。據《錢江晚報》載,該事故造成了建德、桐廬、富陽沿江45萬居民用水困難,沿江水生動植物受污染,造成社會恐慌等經濟損失數億元。
此次發生在永康市境內的這條不起眼的小河流溢油事件,如果應急處置不當,有沒有可能釀成比杭新景高速更為嚴重的環境污染和政治影響的嚴重后果呢?這會不會是一只起于青萍之末而引發西太平洋風暴的那只蝴蝶?永康市人民政府、永康人民,是否會從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出發,將這只蝴蝶擒拿捕獲,將災難事故消彌于未然之際呢?
陳榮才這位普通的司機,渾然不覺此次事故的事態發展,有可能與舉世矚目的杭州G20峰會有著榮辱與共的關聯。他忘了及時報警。觀察了一下地形,油料已經順著路坡流進了路下的那條引水渠。他連滾帶爬下了坡,在渠道末段,手捧腳刨地挖了一些土坷垃,筑起了一個微型土壩。他想讓這道土壩圍聚漏油,等公司的抽油車來了,再把它抽回去,這樣也可以減少他和公司的損失。慢慢地50米長的渠道里,約聚起了約30公分厚的油。不知不覺幾個小時過去,天也亮了。浙江省高速公路交警金華第四中隊在巡視中發現了這一異常情況,立即采取半道封閉措施,撥通了浙江省高速公路的應急電話。
二、溢油事故對河流及海洋環境的污染危害
上午7:50時。電話幾經輾轉,通過永康市公安局110應急聯動負責人呂子允,終于向永康市中翼工貿有限公司錄屬的環境污染應急治理救援隊下達了溢油事故應急救援處置的指令。
值得一提的是,中翼工貿有限公司環境污染應急治理救援隊成立于2014年;是在金華市、永康市二級人民政府應急辦的指導下設立的一支以治理環境危害、應急救援為己任的社會組織。而中翼公司是一家擁有“油類、化學品泄漏”惰性吸附材料;FG吸附顆粒、圍油欄、吸附墊等發明專利產品技術的新型材料公司。該公司于2013年列入國家工信部編印的溢油應急物資生產儲備企業名錄;我國海事局2012年曾經為此備案,許可中翼FG化學吸附顆粒用于海洋船舶化學泄漏污染環境的應急處置儲備物資。公司的常規應急物資儲備量達100噸,可以滿足一次性溢油500噸或其它化學品泄漏事故的搶險需要,是我市水陸溢油應急救援系統中一支新的社會力量。應急救援隊成立以來,除了參與海事局溢油物資儲備庫建設以外,還積極響應和參與了永康市城市污水處理廠、步陽集團、四方集團、金華等地溢油應急處置活動。可以為省內外企事業單位提供油類、化學品泄漏事故“截污、控污、清污”的全程解決方案。在金華市、永康市應急辦的多次指導演練下,具備一定實戰經驗。2018年4月20日應邀參加浙江省2018應急聯動實戰演練活動,得到與會專家的指導與好評。獲浙江省應急聯動2018實戰演練先進單位。
這支應急隊的建立,源于公司董事長黃建社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感。黃建社身高1米80,方型臉龐棱角分明,帶一副深度近視眼鏡。酷愛讀書,長于思考,敢想敢干敢決斷。他早年是永康市供銷社系統農資公司的職工,1992年創辦了農用化學研究所,98年國有企業永康市農藥廠轉制成股份合作制擔任廠長,生產自己研發的中國發明專利除草劑產品。引起他高度關注溢油事故對環境污染的影響,是始于1999年我國的一次海洋漏油事故。那年的3月24日,福建省廈門港油輪“閩燃供2號”在珠江口伶仃水道與“東海209號”輪船碰撞,“閩燃供2號”船體受損后沉沒,溢出重油589.7噸,珠海、深圳、中山、金星門、淇澳島等300多平方公里海域及55公里海岸線遭到污染。這片因文天祥寫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而聞名于世的伶仃洋海域,被溢油事故弄得大煞風景。此后,黃建社還陸續關注著這些觸目驚心的溢油事故:2010年7月16日,30萬噸級的利比里亞籍油輪在大連新港卸油,因違規操作引起陸地輸油管線爆炸,引發大火和原油入海,50平方公里海面受污染,溢油的總量達到了1500噸,釀成了巨大的生態災難。2011年6月,康菲-中國石油公司蓬萊19-3油井平臺連續發生B、C平臺溢油的事故,這次事故私自采用了消油劑,企圖把原油消融于海水等錯誤的應急措施,污染了海水。致沿岸數百公里的漁業養殖受到嚴重影響,這場法律訴訟持續三年多,最終支付了10億美金的環保基金用于賠償受損失的漁民而落幕。正是這次事故導致了全國人大對環保法的修改。而最慘烈的莫過于2013年11月22日在青島黃島的那次輸油管道的大爆炸,造成了死亡62人,受傷156人的特大災難。且由此引發的生態環境惡化的后果難以價值計算…說起這一幕幕慘痛的案例,黃建社眼前好像還不斷浮現著電視節目里,那些渾身油污的海鳥在海灘上掙扎、魚兒奄奄一息的畫面。“青島的黃島發生溢油事故還不只這一次,”黃建社摘下眼鏡抹了抹眼角繼續說,“早在1983的年11月25日,巴拿馬籍“東方大使”號油輪就在青島港黃島油區裝載43000多噸原油出港途中,在中沙礁擱淺,導致貨艙受損,漏出原油3343噸。對我國近海海域的生態環境產生嚴重影響。”過去的新聞媒體,對海洋溢油事故應急處置的報導,往往都忽視了環境影響因素。有關部門對道路溢油事故仍然采用落后的方法,如撒石灰中和、撒沙子或者鋸末吸附,甚至直接用消防車沖水洗消等忽視環境影響的處置方法。黃建社對這些這些現象深惡痛絕。特別是康菲公司對于溢油事故的草率態度,為了應付輿論壓力和逃避巨額經濟索償,竟然對污染海區用化學消油劑來處理的案例,黃建社更是義憤填膺:“專家認為,消油劑的作用只是把海面溢油分散成小油粒擴散于海水中,而不是使溢油從海上消失。[1]業內人士素來稱消油劑是扼殺益鳥魚類的元兇。國外很多國家從70年代起就開始抵制使用消油劑了。這可追溯到Torrey Canyou號油輪溢油事故,當時使用了大量含高比例芳烴組分溶劑的消油劑,受影響海域的海洋生物和底棲生物全部被毒死,生態環境修復至少要幾十之久。[2]可見,消油劑只能將海里和道路上的油污換一種方式轉移到海水、溝渠、農田、河流甚至是滲透到地下去。處置不當而引起的二次污染對環境污染的嚴重性,甚至還要超過首次污染!因為油類不容易在自然條件下分解,并且會對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作用。地底下的石油層在一定的地質條件下經億萬年后不被分解而形成,這就是為什么世界上凡是盛產石油的陸地區域現在都是沙漠荒涼之地的原因之一。國外的專家認為,霧霾天氣的形成,也是與消油劑的大量使用,導致芳烴類物質與水混合后,蒸發到大氣層中產生化學反應而有關聯。”說起國家法律對環境的保護,黃建社有些無奈和揪心:“據專家介紹,我國至今未禁止使用消油劑。一旦海面發生溢油首選措施為消油劑。而且會通常加大消油劑的使用量,造成海洋生態的惡性循環。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管理條文中規定,如果使用消油劑處理可從輕發落,否則克以重罰。與此,當發生井噴或油井試油時,石油開發部門就雇傭當地漁船,安裝簡單的噴灑裝置,拼命向海中傾倒消油劑,無論從數量和效果上均無從考察。”[3]
基于這點,他決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變這種局面。2006年,他的企業開始研發一種硅鋁化合物高分子惰性材料,嘗試用來處理溢油事故。經過五六年的研發。到2012年不斷升級換代,性能更好的惰性滅火防爆硅鎂鈣聚合物吸附材料研究成功。被列為浙江省省級新產品,通過了省科技局組織的專家驗收,獲得了中國發明專利1項、外觀專利2項。惰性FG吸附材料規格多種,但是無色無味無毒,耐高溫,對芳烴類化學物質具有極強的物理吸附和滅火防爆作用。與目前世界比較先進的PP噴熔棉吸油氈相比較,還有一大優點,就是化學液體一旦與該新材料接觸以后,就被不可逆物理吸附,絕不會二次泄漏。這一卓越特性,在實際應急處置活動中具有實際借鑒意義;可以有效避免次生災害發生,確保環境不被油污泄漏事故污染。所以惰性吸附材料與其它吸附類產品相比,具有較高的安全使用系數。海事局曾于2012年對中翼FG化學吸附顆粒劑批文備案,許可在海洋船舶化學品泄漏污染環境應急使用。“康菲公司的鉆井平臺如果應急預案及時更新,儲備惰性應急吸附材料,在剛發現泄漏原油的時候,就用惰性自吸型圍欄控制油污擴散,然后撒布惰性吸附顆粒劑將其物理吸附,源源不斷涌出海面的油污完全能夠快捷控制與得到徹底清除。若有完善應急預案,應對策略,科學防范和善后措施,不但能夠控制油污擴散危害、減少處置成本,而且破解噴施化學消油劑、分散劑次生災害對水體環境、水生漁業危害性難題,更不會引發那么多復雜的社會影響問題和高達數十億美元的巨額生態修復費用了!”
三、臨危受命
金華市應急辦與永康市應急辦原來計劃在7月15日這一天,開展“護航”G20應急實戰演練活動。永康市中翼環境污染治理應急救援隊自接到參演通知后,配備物資整車時刻待命。誰知正巧發生了真實的重大突發溢油事故,要不是現場的狼藉一片,還差點誤會是演習呢!
當天早上7點50分鐘,永康市應急聯動指揮中心的電話一聲令下,即獲響應,隊長胡武軍、總工程師黃建興,環境安全工程師黃晉卓、率應急隊隊員郎紅新、徐笑梅、詹秋云、徐珠海、王金霞等十幾名隊員以最快速度,分乘2輛企業自備的應急聯動專用車,同時帶上惰性中翼FG圍油欄、吸附墊、吸附包、吸附顆粒、撈網等應急物資,即時出發趕往案發地。中翼公司領導黃建社和助手靜恩磊、永康市應急辦常務副主任童安勝、市公安局呂子允、市環保局及高速路政的有關同志也陸續到場。
時間到了8點20分,通過觀察,發現槽罐車里的潤滑油已經基本漏光,路面污染面積約為500平方米,其他油污已全部泄漏到路基下面。此時可推測從事故發生到報警處置,至少經歷了4-5個小時。應急隊員立即卸下車上材料裝備,馬上準備開始在公路上撒布惰性GF吸附顆粒劑。事故車司機陳榮才穿著條褲衩,目光呆滯,蹲在車旁的陰影里,發現隊員們的操作后,如夢方醒,拼命地阻止。他吼叫著:“你們不能就這樣把我的油吸走,”他以為救援隊員不是來處理事故,而是來搶油的。當時泄流沉積在公路下面排水渠道內的大片污油,無論應急隊員怎么解釋,他都攔著隊員們不讓拋撒吸油顆粒劑進行處置,說“我已經通知我們公司了,公司回收油品的車子馬上就會過來!”救援隊一時無法繼續工作。交警隊的同志沒有意識到這些溢油有可能造成極大的環境污染災難事故,也在勸我們:“這些油既然車主要求回收,就等一會讓車主公司派車來回收吧。”可是事故車單位的抽油車直到中午12點才到達現場,并且也僅僅回收了不到2噸油料。而此時,溢油經渠道傍邊裂縫卻早已滲漏到附近農田、林地、引水渠道,那些溢油“嘩嘩嘩”隨水擴散滲流永祥溪方向,加大了溢油處置救援搶險工作的難度,耽誤了一段寶貴的時間。
中翼救援隊的黃建社、胡武軍與童安勝、呂子允等勘察現場、分析危情后,立即制定了搶險方案:
1.為防過路車輛打滑,首先在溢油槽灌車溢油周圍拋撒防火、防爆、防車輪打滑的惰性FG吸油顆粒劑,迅速將路面的污油,以物理方式吸附,清掃至回收袋,盡快恢復道路通車。
2.為了預防溢油有可能流到河水里污染下游沿岸的環境,必須在永祥溪的關鍵河段,預先投放惰性吸油拖攔,上游截污,下游圍堵,控制險情惡化擴散曼延。調運應對物資,一旦河面出現油污,就立即拋灑惰性吸附顆粒吸附,然后用撈網打撈回收。
3.處理目標溢油污染:控制在一公里范圍內,盡量阻止泄漏油污流入永康江,以免泄漏富春江和錢塘江,確保杭州G20峰會安全。所有受溢油污染沿岸和農田,全程采用惰性吸附材料物理環保處理,把環境危害程度降到最低限度。
路面上的溢油,經過救援隊的吸附方法處理后,經現場路政人員檢驗,路面上達到無任何油漬。9:40時,封閉路段啟封放行。曾未用一滴水快速把路面的油污物理吸附后清掃干凈,惰性吸附劑對過往車輛還能起到防滑作用,現場的交警目瞪口呆,連稱奇跡。
10時左右,大量褐藍色浮油,已經滲流到溝渠下游的十幾畝藕田、苗木地、芋田、池塘,并朝著永祥溪方向飄流,順著渠水流到永祥溪,搶險工作進入更為艱難的階段。搶險隊員在溝渠下游,開始用惰性FG吸附包疊筑封堵壩。要不是黃建社根據以往參與外地溢油應急處置的經驗,提前部署,提前進行應急作業圍堵,如果18噸油污流入永祥溪,按每秒1米流速測算,不出100分鐘,這些油污必然到達金華江,2個小時后飄入蘭江,4小時達到富春江,8小時,油污前鋒將到達錢塘江,而后續的油污還將源源不斷地飄向下游,從而形成長達200公里的油污帶,所造成的沿江特大環境污染事件,必定會驚動三浙,驚動省城,影響杭州G20峰會籌備安全工作,并進而震動中央…
早在上午9點鐘,按照搶險預案,胡武軍隊長派郎紅新、胡雄植沿永祥溪往下游尋找到合適圍堵的地形河段。由于沒有向導引路,隊員只能靠自己,扛著重達35公斤的惰性吸油圍攔,在根本沒有路的溪邊尋找、勘察,終于在約距離溢油地點1公里左右處找到上園水壩。該水壩最適合放置惰性吸油圍欄圍堵油污,有利應急物資送達。
至11時許,在溢油還沒有大量涌來之前,成功設置了多道寬達30-50米不等的惰性吸油拖欄,進行預先布置5道橫向阻截,為防止油污擴散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永康地處金衢盆地的東南邊緣地帶,地勢東高西低,來自東海的東南季風被大山阻隔,很難刮到這里,是浙中地區有名的大火爐。時值一年中最熱的小暑大暑之間,烈日肆無忌憚地炙烤著大地,煎熬著人們的耐受力。仙女般的永祥溪已經被油污顛覆,就像在仙女美麗的飄帶上潑上了藍黑色的油墨。此時大約正午13點。潤滑油從河岸的砂石灘,繼而滲透到河床的底部,在水的壓力作用下浮上水面漂流而下。帶有毒性的氣味,也在烈日的助虐下無孔不入地刺激著搶險人員的五官六識。在齊胸深的漂滿藍褐色油污的河水中,隊員們的衣服已經被汗水、油污、河水混雜在一塊,緊貼在皮膚上,皮膚無法正常出汗、呼吸。這是一場意志的考研,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決戰!這些普普通通的隊員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榮譽的激勵,沒有金錢的許諾,只有一種樸素的信念,為了保障杭州G20峰會籌備的安全,決不能讓永祥溪上的油污流出永康境外。
在事發現場參與指揮搶險相關部門領導,大多是初次參與處置此類泄漏事故,也許欠缺對次生嚴重環境污的事態評估,看到公路及時恢復通車后紛紛撤場。下午1時許,守候在炎炎烈日下的上園水壩吸圍油欄處的隊員才匆匆吃了快餐,在橋洞下稍作休息。眼尖的隊員突然發現,河面已經有大量浮動油花帶涌出來。這是因為油污滲入土壤和砂土后往下游河床滲透有一個過程。現場指揮的胡武軍立刻拍下照片用微信傳給黃建社。黃建社聞訊急忙趕往上園水壩,發現油污已經越聚越多,僅靠郎紅新、胡雄植隨身帶去的吸油圍欄和吸附顆粒已遠不能滿足需要。黃建社立即指派環境安全工程師黃晉卓駕車,到公司應急物資儲備庫繼續搬運惰性FG吸附材料和其它器材。此時本來白色的惰性吸附顆粒劑吸滿油后變成了黃褐色,沿溪上下1000米的江面,一眼看去都是黃褐色的吸油材料。更為糟糕的是天氣預報說晚上會有大雨,如果讓暴雨把吸油材料沖刷到下游,那也將會引起沿江河岸居民的恐慌。但是要把滿江的吸油顆粒回收,又談何容易?一袋吸附材料原本重10公斤,吸油以后撈起來裝回袋子,就重達50公斤,需2個人才能抬動。不到以個小時,10多位應急隊員們已經累得筋疲力盡,站在河里搖搖欲墜。
下午2點。天邊隱隱有雷聲傳來,西南方向的云層也在不斷堆積翻涌。上園水壩水面的油污越聚越多,河面布滿了厚達幾厘米的油層。黃建社意識到,僅靠區區十幾個人的公司應急隊,顯然已經無法短時間內將近1公里長,寬約50米的河面上吸滿油污的吸油顆粒劑全部打撈上岸。他心急如焚,一邊用微信將現場情況向童安勝和應急救援志愿者群里發布信息:“情況危急,恐氣候驟變,傍晚可能有雷雨襲擊,請求政府增派人手。急需解決水上船艇、夜間用電等救援設施。上園水壩不保,永祥溪危矣,永祥溪危,則永康江危,永康江危,則婺江、蘭江、富春、錢塘江四江俱危矣!”
千禧先鋒水上救援隊聞訊,即刻冒出20多位志愿者們。他們雖然開著豪車,穿著西服領帶,剛從空調房里出來,但是一聽到這里發生的溢油事故有可能影響到G20杭州峰會的安危,無不脫下西服扔下皮鞋,像個莊稼漢一樣地投入到應急搶險活動中。險情牽動著永康市委、市政府領導們的心,也牽動著永康百姓的心。分管環保的副市長和其它領導再次趕赴現場;市應急辦、環保局等相關部門的領導獲悉險情進一步發展后,也紛紛趕往溢油事故的最后阻截地-上園水壩。
四、驚魂時刻
河面的油污物越積越多,萬一暴雨洪水來襲,極有可能沖垮吸油圍欄,將油污和吸附顆粒沖泄到永康江。如果到那時再組織人力物力到永康江、武義江上去打撈,勢必會增加近百倍的工作量和幾十倍的清污材料成本,并且難免會對社會穩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影響。為了救急,在場市環保局領導立刻從臨工市場緊急找來2批各十幾人的臨時工,許以支付每小時80元的高工資,但是兩批農民工們看著中翼救援隊員在深及胸頸的油污水里搶險的狼狽相,都連連搖頭,說這樣的辛苦錢是不來賺的,先后掉頭就走。
至17點鐘,除了救援隊的還留在現場,其他人員都已陸續離場。
不巧此時傳來隱隱的雷聲,胡武軍聽到后不由得內心煎熬起來。不期而至的暴雨有可能把吸油拖欄沖垮,如何把漫江的油污盡快地收集起來?他如坐針氈,沿著水壩上下來回走,邊皺著眉頭左思右想。他突然發現壩子的南岸有處開闊的河灘地,要是…他的頭腦里忽然靈光一閃,為什么不在岸邊挖一個大坑呢,這樣就可以利用吸油拖欄將吸附飽和的油污顆粒劑先引流到這個大坑內,說不定可以在暴雨來臨前將吸油顆粒劑全部收集起來。他馬上將這個新的大膽的方案,向相關領導作了匯報。
當時提出的應急方案大體如下:請求緊急調用大型挖掘機,在水壩南岸河灘上挖出能夠容納80立方以上的臨時蓄油池,再挖開水壩右岸,然后將河面上來不及打撈的吸油顆粒劑先引流進蓄油池暫存,以防暴雨洪水沖破吸油圍欄危及下游。黃建社在勘察了地形后,馬上同意實施該方案。在向指揮部領導匯報時,他又加上了3條:
1.必須連夜搶險。立即落實配備應急照明電源。
2.請求“千喜救援隊”繼續增援,幫助收集圍油欄、吸油顆粒劑。
3.做好防范措施,請江南街道動員所在地村干部負責做好夜間圍欄設施守護,防止有人破壞導致次生水面殘油污泄流等災害事故。
聞訊再次來到現場的市領導拍板,責成江南街道領導立即雇用大型挖機到場聽憑使用;責成供電局江南供電所,天黑前拉好臨時照明用電。
但是這一方案的實施過程遭到了個別人的阻攔,2位當地女村民還提出要先收取2000元押金才讓施工。
下午5點多鐘,太陽西沉,天色轉晚,眼看飄浮油污越聚越多,開溝挖掘臨時儲油大坑又遭群眾阻攔,救援隊員們個個憂心如焚,加上又熱又累又餓又渴,體力和精神幾近崩潰。危急時刻,聯系到屬地村領導出面,對當地群眾開展說服教育工作,闡明搶險工作對全市、全省、全局的意義,并指出,如果阻礙搶險就必須承擔一定的法律后果。那2位女村民這才悻悻離去。
大型挖機在天黑前開到了現場,供電部門也及時架起臨時用電,幾盞小太陽把搶險現場照得如同白晝。挖掘機一刻不停地轟鳴著,不到2個小時就將堤岸南則挖開一道寬4米深2米的口子,臨時蓄油池也告完成。
自下午3時許,千禧先鋒水上救援隊隊長董陳法就帶領20余人。攜帶2艘橡皮艇馳援。中翼應急隊員們看到強兵來援,精神為之大振。這些志愿者們年輕力壯,生龍活虎,跳下污油河中里與中翼應急隊員一起,肩并肩開展救援,明顯加快了搶險進程。這支救援志愿隊,由永康各中小民營企業老板志愿者組成。自成立以來,救援隊有險必出,有求必應。曾經先后參加過2014年2月14日磐安萬倉鄉雅莊村積雪壓塌喜宴大會堂屋頂事故;2016年2月16日尋找浦江縣建光上河村兒童迷走深山案;2016年9月28日遂昌縣蘇村山體滑坡等突發事故、大災大難的搶險救援行動。在永康本地,他們也參與了多起類似老人深山走失、爬山人摔傷等救援案例。這支隊伍戰斗力強,戰績輝煌,聲名卓著,在大大小小的搶險活動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們每人都有自己的工廠、公司,平時就是要相聚旅游、探親訪友都舍不得花時間,但是一遇有險情,卻都會放下千頭萬緒的工作,抄起救援裝備,換上衣服,開上私家車立刻就出發。這次溢油搶險增援,應急聯動中心領導首先想到的社會志愿力量,就是千禧先鋒水上救援隊。
直到晚上11點多鐘,飄浮河面已吸附飽的十幾噸惰性吸油顆粒劑,終于被用吸油拖欄圍攏、導流引入臨時儲油池。此時,幾十名搶險隊員們已經體力極度透支,連爬上岸的力氣都沒有了。但是當晚的工作還沒結束,還必須在河道上重新撒布一層惰性吸油顆粒劑,固定吸油拖攔。所幸的是那場令人膽戰心驚的大雨,與搶險現場擦肩而過。
五、江水無恙
7月16日清晨5點。胡武軍顧不上吃早飯,就驅車趕到上園水壩。水壩的圍油欄沒移位,水壩上方一大片原本潔白的吸油顆粒劑,又已變成黃褐色;而水壩拖欄下面的河水還是清澈漣漣,倒影如畫,肉眼觀察水面在陽光的照射下沒有一絲油漬。他的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了地。令人遺憾的事,高速路下的上游引水渠中,原來已被FG吸附包堆疊阻截的油污,昨夜卻又被人掘開了口子,所封堵的油污又全部泄入永祥溪。所以水壩上游河面上原本已經清澈的河面,又出現大片油污。如果不是預先投放了惰性吸油顆粒劑和吸油圍欄,這些油污就將泄入永祥溪下游危及到金華江、富春江錢塘江全線水系生態環境,次生環境災害惡劇將重演。
在此后的5天時間里,類似前幾天的油污還是不斷涌現。中翼救援隊員們仍然每天一大早自發地來到河邊,繼續按照預案清污作業。
千喜先鋒水上救援隊的二艘橡皮艇浸油后已經老化報廢,為了方便清理,中翼搶險隊員們只好還用老辦法,直接裸體跳入河中打撈油污顆粒。與此同時,抽調人手對上游渠道、對被污染的農田、地頭間殘留的油污反復用惰性吸附劑進行毒土油水分離及生態恢復治理。
7月18日,天氣預報有大到暴雨。大家不敢懈怠,繼續調運救援物資,撒布防火、防爆惰性吸油顆粒劑,繼續收集清除水面殘留油污物,要搶在了大暴雨來臨前把阻截在水壩上面的污油物圍攏入池,排除泄入永康江的險情。當天傍晚雷電交加暴雨襲擊,中翼隊長與千禧先鋒水上救援隊長董陳法卻一直堅守在上園水壩圍欄傍邊,因臨時架設的電線就掛在上園水壩沿岸大樹上,樹叉被雷電擊斷,萬幸的是沒有傷到隊員,這樣的清除作業一直延續至21日。
7月30日-9月30日,時間過去了2個半月,水面的油層雖然已經得到有效控制與清除,但上園水壩河床底部還是有少量污油不斷滲出,還須每天派人反復吸附、打撈清理、更換圍油欄。該段圍油欄一直保留到9月底,直到上園水壩上游水面找不到任何油漬為止。
針對引入臨時儲油池的污油物,也反復用惰性FG吸油顆粒劑吸附固態后方便裝袋打包,市環衛所征用10多個環衛工人,整整花了3天時間,才將400多袋近30噸的油污廢棄物打包清運完畢。按照預案將這些廢棄物用作無公害化處理。
據不完全統計,此次搶險活動清除受污染永祥溪河段約長1000余米,面積約2萬平方米,清除公路、路坡油污約300-500平方米;消除污染及改良和恢復生態的受污染的林地、農田約20畝。據志愿者多次對下游的永康江水質監測,均未發現任何溢油殘留等有害成分。針對泄入河道水域油污全程采取物理吸附技術將其徹底清除,未用化學品消油劑,制止次生錢塘江水系全線水域水生植物、漁業環境危害。以安全環保、低成本處置模式,創下國內溢油治理新記錄。
據中翼、千禧先鋒社會救援隊不完全統計,此次搶險耗用應急物資約為;
1.惰性FG吸附顆粒劑6.62噸、惰性吸附墊1.54噸、惰性吸油圍欄360米、PP回收袋420只、撈網40只;千喜救援隊報廢橡皮艇2艘,每艘成本5000元。清污材料費約40萬元。2.出動人力:永康市中翼工貿有限公司101人次、永康市千禧先鋒救援隊66人次(江南街道、環保局等其它單位所派人數未計)。以上2項合計成本共計436594元。
7.15重大溢油清污搶險任務終于落下了帷幕。經歷了百日驚魂的永祥溪,這條如神仙飄帶般充滿仙氣詩意的“仙溪”依然清澈,依然祥和、靜謐地流淌著;美麗如畫的永康江終于逃過一劫。婺江蘭江水系也逃過一劫,富春江錢塘江安然無恙!G20峰會無恙!
六、驚魂過后的深思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金華市應急辦祝副主任、永康市應急辦童副主任等應急聯動的具體負責同志,在溢油突發事故發生后,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給金華市永康中翼環境污染治理救援隊下達應急響應指令;并身先士卒以身作則親臨現場指揮作戰。特別是在危急關頭敢于拋棄傳統觀念,勇擔責任,采用惰性物理吸附新材料和新技術,禁用化學品消油劑,切實保護了下游金華江、蘭江、富春江、錢塘江水系水域環境、水生植物、漁業的安全,避免引發應急措施不當次生危害環境悲劇重演,為護航G20杭州峰會作出了杰出貢獻。
2016年12月8日,永康市中翼先鋒和諧聯合黨支部書記靜安磊應邀參加了在北京召開的第五屆國際溢油技術交流大會。與會領導各國專家高度評價了應對7.15事故的創新模式、成果。專家評估,從水系流域的經濟發達狀況、人口密集程度等因素來考量,18噸油污如果不及時攔截,至少有可能對下游造成約數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對杭州G20峰會的負面政治影響則更不可估量。對金華市應急辦、永康市應急辦啟用社會救援組織,成功地開展搶險處置大加贊賞,并要求后續提供7.15事故處理系列專題報告和環保部門事故后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
發生類似的突發性災難事件,往往極易模糊搶險救災工作的責任主體。就7.15事故搶險工作雖然早已圓滿完成了,但是搶險過程所耗用物力、人力等經濟問題,到底該由誰來買單?由誰來承擔7.15事故責任等等問題卻成了迷惑。據說,肇事公司的車輛、當事人已經在沒有承擔任何的經濟、責任下被放行了。理由很簡單:“高速公路及監管部門沒有立案!”說明在我國法律法規上還有待不斷完善。
根據媒體報道,黃女士作為來自永康市第一線新永康人的全國人大代表,在出席全國人大代表會議時,提交了“要重視加強應急救援民間社會組織的隊伍建設及資金保障,完善修改突發事件應對法”的立法議案,受到社會各界領導的重視和媒體輿論的熱烈反響。值得一提的是,黃女士提出這個議案的初衷,就是以永康市中翼、千喜先鋒等社會救援隊積極參與7.15溢油搶險活動案例為背景的。
近年,國內頻發的溢油泄漏事故造成次生重大危害環境事故已敲響警鐘,凸顯了應急能力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此作者借鑒7.15突發事故“之前、之中、之后”整個周期全方位完善對策,呼吁有識之士投身到應急科學創新改革之中,完善應急預案與應對策略,建議在全國各地普及建立類似環境污染治理救援隊伍,配儲相應應急設施,控制突發事態惡化,化解次生災害環境污染風險。
為慶祝國家應急管理部成立,值永康市7.15溢油事件成功搶險二周年之際,謹獻此文,為共同促進社會和諧貢獻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LESSARD R R,DEMARCO G.The sjgnificance of oi[spil]dis-Persants[J].Spill Scieence&Technology Bulletin,2000,6(1):59-68
[2]ETKIN d s.oil spill Dispersants:From Technology to policy{M}.Arlington:Cutter Information Corp,1999.77-78
[3]宋春印,渤海消油劑使用應納入規范化管理[J].海洋信息,1995,4:13-14
特別說明:本文根據黃建社,七·一五G25長深高速特大溢油事故搶險紀實[J]永康春秋,2017,1:33-37》改寫部分資料、數據引自網絡。
作者簡介:張澤宏浙江永康市作家協會會員,詩詞協會副會長,
胡武軍永康市中翼環境污染治理應急救援隊總指揮
201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