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綠業元成功的秘密,很多人學不到!
來源: 永康市中翼工貿有限公司發表時間:0000-00-00
綠業元成功的核心秘密
1.產品
2.人拼
行業掀起一股學習綠業元的熱潮,很多人“錯誤”地認為綠業元是營銷模式的成功,或是范國防董事長的管理秘訣,甚至把范總神話,這顯然沒有抓住綠業元成功的根本。范國防老師甚至覺得外界把綠業元成功的因素歸結為營銷和管理對綠業元來說是好事,因為外界替綠業元放了一個“煙霧彈”。
如果抓不住根本點,學習就是徒勞的;如果你錯誤地認為他人的成功有偶然和運氣成分,那你將一直落后于人了。
范總公開講綠業元翻倍增長的核心因素:人、品、法。
這里我想強調的是:產品和人拼兩個不是秘密的秘密。說是秘密,因為一些人習慣上容易忽視這兩點,他們太注重“方法論”,或者是太看重在管理和營銷層面,說不是秘密是因為范總在公開場合多次真誠地把這些核心點告訴大家。
產品層面
很多人錯誤地認為:綠業元的產品沒什么獨特的,不就是套餐嘛,說沒看到綠業元在產品上有什么研發,還有人嘿嘿一笑,不屑地沒有根據地說綠業元的數據都是吹的。
但事實上,綠業元的核心競爭力就在產品上。第一是產品的品控;第二是產品的應用研發!
品控是基于產品的原料、生產、成分、包裝等每一個環節高要求,這是一種態度、一種責任,一種自我嚴格的要求,這是根,是基礎;
產品的應用研發是生產出來的產品如何更好地使用,如何在作物上發揮出更好的效果。應用研發想要做好,筆者認為需基于四個點:不斷地應用試驗、大膽地創新、用心的觀察總結、科學地數據分析。這些綠業元都做到了!產品的應用組合搭配創新、數千場的示范試驗對接、科學的數據分析,最后給出農戶應用的合理建議:不同的作物用幾遍藥、怎么用、什么時間節點用、為什么要這樣用等等,都讓零售商和農戶心里明白。
事實上,中國農藥的創制研發很多時候停留在了研究和生產上、而真正的應用開發是薄弱環節。前幾年采訪馬光明博士的時候,他說在美國、歐美等研發是基于研究創制和應用開發兩個層面,而中國多數情況下停留在了研究創制上,所以只做了研而沒有“發”。
而一個好產品的應用開發靠研究所和廠商是做不好的,因為應用研發需要依托大量的市場應用和示范試驗,需要不斷在田間一線創新、觀察和總結。應該做且能把這件事做好的群體恰恰是農資經銷商和服務商。
綠業元就是把應用研發做到了極致,而且還在不斷地創新中。
范總自己都說如果沒有產品應用研發上的用心乃至不經意的創新,那么綠業元同樣的干法,今天也不一定能做起來。筆者有一個朋友在綠業元也工作過一段時間,他說再好的營銷模式都需要依托可靠的產品,這是根本。
因為我們是做媒體的,有時候采訪一些銷售額比較大的平臺,問核心模式以及成功的根源是什么,他能說很多,但事實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提前占位了好產品。
筆者熟悉的一個南方經銷商,之前就是一個縣級經銷商,后來占位了一個好的藥肥產品,單品創造了上億的銷售額,銷量就一下子起來了。包括現在,產品同質化的今天,很多優秀的經銷商平臺都還在尋找優秀的產品,因為他們知道想實現銷量的快速增長和擴大市場占有率,就必須有新的好產品來支撐。要么,把原有的好產品專注地做到極致,要么調整產品結構,尋找支撐新的增長點的好產品。
雖然,中國農業都在談轉型服務,但是一個業內朋友說,最好的服務就是給農戶提供可靠的放心的產品,這個觀點,筆者尤為認可,因為在中國市場上,假冒偽劣農資目前還是無所不在的。
所以,綠業元成功的內核就是產品的品控和產品的應用研發。
把好產品用好,讓更多的用戶知道就是企業發展的牛鼻子!
閱讀鏈接:劉春雄:綠業元模式到底學不學得會?
人拼層面
你們看到了綠業元千人大會、萬人大會的勢能營銷,但是卻沒有看到綠業元人凌晨一點鐘睡,早上五點鐘起的努力;你們看到了綠業元一場又一場的田間示范觀摩會和農民會,卻很容易忽視他們每一天都汗水濕透衣衫的辛苦。
為什么綠業元的模式,很難學來?因為綠業元人太拼了,工作的熱情和努力程度甚于“傳銷”。(閱讀鏈接:綠業元范國防:“人、品、法”是企業經營成長的核心點!)
綠業元人拼是基于幾方面原因:第一,多選人,選對人,人才是選出來的,不是培養出來的(閱讀鏈接:綠業元范國防:用人的5個方法);第二,基于稻盛和夫的工作哲學和人生哲學不斷地滲透;第三,造場,營造一個賽道、賽場,求勝是人的本能和天性,綠業元人開那么多觀摩會、農民會這些與業績考核并不掛鉤;第四,領導的人格魅力、管理與智慧;第五,利他思維。
如果你接收和認同了綠業元的這些文化,達到了思想意識上的高度認同,那么就會拼命努力的工作,像稻盛和夫說的: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認真地、拼命地工作,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世界上沒有其他更高明的經營訣竅!批命努力工作是人生幸福的條件。
如果你難以承受,難以接受,那么只能離開。目前筆者的那個朋友已經離開了綠業元,其中與綠業元的工作高強度有關。
那么,范總管理經營的高明之處在哪里?
范國防曾說過自己敬佩三個人:毛澤東、釋迦摩尼、稻盛和夫。他把這三個人的智慧思想不僅融入了自己的人生哲學里,還運用到了管理上。筆者感覺范總是用毛澤東核心思想來管理核心團隊,共同的目標;用稻盛和夫的工作哲學來感染員工,達到思想意識上的認同和統一,讓大家可以拼命工作,獲取幸福;用釋迦摩尼的佛家思想來升華格局和境界,利他精神,做事對人要好,做人對己要好。(筆者理解的未必到位,僅供參考,必當之處,也請范總見諒。)
范總說:帶隊伍就是統領人的思想,統領人的思想首先的讓自己變得有思想。
(閱讀鏈接:范國防:一心生靈,農資界的“稻盛和夫”)
筆者的那個朋友,從綠業元出來之后,他說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核心的一點就是“All in”精神,也就是和范總講的一心生靈,全身心地去投入工作,是一個道理。范總的日記里寫道:當心領導一切的時候,沒有經驗可談,進入沒有標準的標準,與時應事在生,在變!
總之,筆者說這么多,是想表達綠業元能夠取得今天的成績就是“拼”出來的。
拼命工作,需要一個能量場,需要造場,綠業元能讓員工拼命工作就是造好了能量場。
其實,成功的辦法簡單卻又艱難。通常我們都知道,卻又做不到。比如堅持早上早起跑步;堅持每天讀書思考;堅持寫日記……堅持努力一天、一個月、三個月容易,但一直堅持努力卻很難。成功的方法遍地都是,但能把這些方法落地的人卻很少,這需要毅力、決心和堅持。
后來,我才發現,不必到處去學習去尋找成功的方法,成功最難的是一直堅持做一件事。我們要做的就是去堅持,或者找到一個可以讓我們堅持的能量場,如果找不到我們就自己去創造這個能量場,擴散能量,進而就形成更大的能量場來影響自己。
言歸正傳:綠業元成功的秘密法門就是產品和人拼,其他的成功要素還有很多,但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產品和人拼